科法斯 2024 年亞太企業付款調查: 整體有所改善,紡織與建築業付款行為惡化

下載文件

科法斯在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3 月的亞太企業付款調查揭示了亞太地區約 2400 家企業付款行為和信用管理實踐的發展演變。受訪企業活躍於 9 個市場(澳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和 13 個行業。

  • 總體來看,信用環境緊縮,企業提供信用期限從 2022 年的 66 天減少至 2023 年的 64 天。
  • 逾期付款發生率有所增加,相比 2022 年的 57%,60% 的企業在2023年遭遇逾期付款,但平均逾期天數從 67 天減少至2023 年的 65 天。企業遭遇超長逾期付款增加,紡織與建築行業首當其衝。
  • 56% 的企業預計 2024 年經濟將有所改善,但需求放緩和競爭加劇將是主要風險。
  •  

    “2023 年雖然世界走出疫情,回歸正常,但由於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利率升高、通膨加劇,經濟環境依然充滿挑戰。受訪企業都對此憂心忡忡,約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需求放緩和過度競爭是其 2024 年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科法斯預測,2024 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將繼續超過 4%,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科法斯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歐韋良 (Bernard Aw) 表示。

     

    逾期付款:紡織與建築業逾期付款顯著增加

     

    遭遇逾期付款的企業比例從 2022 年的 57% 增長至 2023 年的 60%,主要上升市場為中國和日本,原因是兩國的企業提供信用期限有所緊縮所致。所有其他市場的遭遇逾期付款企業均有所減少,表明新冠疫情過後,金融穩定性有所改善。過度競爭需求放緩現金流緊縮客戶付款違約被認為是造成亞太地區逾期付款的主要原因。

     

    紡織與建築業遭遇逾期付款顯著增加。紡織業面對生產成本升高,需求下降的挑戰。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和大多數市場的高利率拖累建築業。

     

    雖然企業平均逾期付款天數從 2022 年的 67 天減少至 2023 年的 65 天,但大多數市場均有所增加。澳洲、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馬來西亞增幅最大,僅中國、台灣和泰國出現下降。日本企業遭遇平均逾期付款天數最短,為 50 天,澳洲最長,為 83 天。

     

    紡織與農產品行業遭遇逾期付款天數增長最多,均增長 11 天。能源與製藥行業降幅最大,分別減少 11 天和 10 天。建築業遭遇逾期付款天數仍然最長(76 天),製藥行業最短(57 天)。

     

    表示超長逾期付款 (ULPD) 超過年銷售額 2% 的受訪企業比例從 2022 年的 26% 增長至 2023 年的 29%。根據科法斯的經驗,80%的超長逾期(180天)付款無法收回,一旦這金額達到年銷售額的 2%,表示企業的現金流風險極高。從地區來看,新加坡、泰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遭遇超長逾期付款的企業比例位居前列。從行業來看,紡織業高居首位,遭遇超長逾期付款的企業比例從 2022 年的 14% 增長至 2023 年的 40%,建築業和金屬行業保持不變,依然處於 35% 的高位。

     

    總體來看,企業對貿易夥伴未來付款行為表示樂觀,其中 30% 預計逾期付款將有所改善,同時 18% 預計付款行為惡化,其中紡織與零售企業較其他行業悲觀。

      

    經濟預期:面臨需求風險,但增長前景樂觀

     

    得益於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和結束動態清零政策,以及通膨放緩和全球貨幣政策限制的放緩,約一半的受訪企業 (49%)表示亞太地區 2023 年經營狀況相比 2022 年有所改善,僅 20%認為經營狀況出現惡化。

     

    展望未來,我們預測,2024 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長仍將超過 4%。這與受訪企業的預期一致,56% 預計 2024 年企業經營將迎來轉機,其中印度和泰國最為樂觀。從行業來看,零售業和紡織業預計經營狀況將會惡化的企業比例最高,而木材、汽車、製藥和農產品行業對今年最有信心。

     

    不過,企業仍表示 2024 年面臨多種風險。近一半的受訪企業將需求放緩過度競爭壓力視為經營面臨的主要風險,近三分之一將設備投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勞動力成本升高視為主要風險。

     

    > 下載新聞稿

作者和專家